什么是虚拟电厂?
虚拟电厂(VPP)不是实体电站,而是一套智能控制系统。它像“电力调度大师”一样,把分散的屋顶光伏、储能电池、充电桩、工厂可调节负荷等资源聚合起来,通过算法优化调度,参与电网平衡和电力市场交易。简单说,就是让闲置的电力资源“组团赚钱”。
核心价值:
对电网:缓解高峰压力,减少电网投资(比如避免为短暂用电高峰新建电厂)。
对用户:工厂、家庭通过调节用电获得补贴,电动车充电还能“低充高放”赚差价。
对碳中和:促进风电、光伏消纳,减少化石能源依赖。
海外经验:盈利模式已跑通
德国“聚合之王”Next Kraftwerke
聚合1.5万个分布式电源(风电、沼气等),总容量超12GW(相当于12个大型核电机组)。
赚钱秘诀: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低买高卖+提供调频服务赚取高额辅助服务费。
被壳牌收购后,2021年利润暴涨286%,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。
美国“科技派”特斯拉
用Powerwall家用电池组建VPP,加州5700户家庭参与,2023年规模同比激增478%。
独门武器:Autobidder平台用AI预测电价,自动调度电池充放电套利。
澳大利亚“家庭光伏之王”EnergyLocals
专注整合家庭太阳能+储能,与特斯拉合作拿下南澳90%市场份额。
政策红利:政府强制零售商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(RECs),VPP靠卖证年入220万澳元。
启示:海外VPP盈利靠三点——电力市场开放、辅助服务价格高、政策强制绿电配额。
中国现状:试点开花,出现转机
目前国内VPP集中在江苏、广东等地,以“需求响应”为主
(政府给补贴让工厂临时少用电)。
痛点很明显:
市场机制不成熟:现货交易仅占3%,调频服务价格远低于欧美。
用户意愿低:装调控设备要花钱,收益却不确定。
技术门槛高:需打通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等不同系统数据。
但转机已现:
电改加速:2023年全国14省启动电力现货试点,电价波动增大,VPP套利空间打开。
新能源爆发:分布式光伏装机5年翻倍,电动车充电桩超650万个,可调资源越来越丰富。
市场空间:运营端百亿蓝海
设备商(如国电南瑞、东方电子):卖控制系统、智能电表等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699亿元。
运营商(如南网能源、特锐德):聚合资源赚取电费分成,预计2025年收入112亿元。
关键增长点:
电动车充电网(如特来电43万充电桩可调负荷200万千瓦)。
工商业储能(如芯能科技通过“谷充峰放”赚取差价)。
分布式光伏(南网能源运营183万千瓦电站,可参与调度)。
投资机会:两条主线布局
系统解决方案商:
龙头:国电南瑞(电网亲儿子,市占率超30%)、安科瑞(微电网管理系统隐形冠军)。
黑马:恒实科技(参与国网首个VPP项目,实战经验丰富)。
资源运营商:
电网系:南网能源(背靠南方电网,分布式光伏资源充足)。
民企:特锐德(充电桩数量第一)、芯能科技(光伏+储能+充电桩闭环)。
风险提示:政策落地不及预期、电力市场改革反复。
随着新能源占比提升(预计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超40%),电网波动性加剧,VPP的“稳定器”作用不可替代。短期看政策,长期靠市场——一旦电力现货全国推广、辅助服务价格市场化,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鹏辉力赫定位于广州鹏辉能源(股票代码:300438)北方总部。 鹏辉能源是一家20余年致力于电池技术创新的高新企业,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。 鹏辉力赫主营业务:工商业储能、电网侧独立储能、光伏风电、智慧光储充电站、碳资产变现、源网荷储一体化,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能碳综合服务商。